中国镍都|“一带一路”上的节点城市

      甘肃金昌市,地处河西走廊中段,是一座1981年建市的年轻城市。辖一区一县(金川区和永昌县),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,总人口43.53万,因盛产镍被誉为“中国镍都”,是“一带一路”沿线重要节点城市,也是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、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、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、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。

     1958年,在龙首山上发现了一块小小的孔雀石,经过化验,样品铜含量16.5%,镍含量0.9%,铜和镍的品位均达到了工业开采品位。国家一声号召,一大批建设者从祖国各地奔赴金昌,顶风沙、战戈壁,找矿藏、建企业,一举改变了我国缺镍少钴的历史。1966年,邓小平同志视察时,亲切地称金昌为祖国的“聚宝盆”、难得的“金娃娃”。1981年,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镍工业基地建设需要,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,开启了“镍都”发展的新纪元。

       甘肃金昌市,资源相对富集。坐拥世界第三、亚洲第一的硫化铜镍矿床,驻金省属国有企业金川集团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、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和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,镍产量全球第三、钴产量全球第四、铂族金属产量全国第一、铜产量全国第四,是甘肃省唯一跻身“世界500强”的国际性企业。

       镍铜钴铂族金属是现代航空工业、国防工业和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金属。至此,金川镍矿肩负着我国主要镍资源供给的重任。金川镍矿不仅镍、铜、钴储量巨大,同时还伴生铂、钯、锇等近20种有价元素,铂、钯、锇等稀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。

        新能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的制高点,新能源电池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。金昌乘势而上、资源集聚深挖、力开新局,抢抓“双碳”战略机遇,积极融入“一核三带”区域发展格局,培育提升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,加快建设新能源千万千瓦级基地、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、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区和河西走廊新能源电力调峰中心。

       在已有镍盐、锰盐、四氧化三钴、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等电池材料的基础上,金昌市不断推动产业链“上延”“中优”“下拓”,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,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所需的镍、铜、钴、锰、铁、锂及磷酸等原辅材料75%以上可在金昌本地生产,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条基本打通。

       甘肃金昌市,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、太阳能资源优势(年平均日照辐射总量达到6200兆焦/平方米,年平均日照2955小时,风电规划区域70米高度实测年平均风速5.8米/秒以上),可开发风光电规模约1500万千瓦(截至目前已建成并网新能源513.15万千瓦)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、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、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。

       作为“一带一路”重要节点城市,金昌积极融入全省“数字丝绸之路”建设,全力打造5G赋能的数字经济产业基地,重点引进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、数字金融、人工智能、电子信息制造等新业态项目,加快推动“东数西算”试点城市、网络货运、工业互联网、智慧城市建设,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迅猛,初步形成了具有金昌特色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。

       建有紫金云大数据中心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、西部首家网络货运数字产业,设有金昌海关,金昌机场、兰新铁路、金武高速、金阿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,构建起立体化交通网络。

      金昌市坐落在北纬38°,优享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。按照全产业链开发、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,围绕高原蔬菜、优质牧草、优势畜牧三大特色产业,着力打造了结构合理、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,培育了一批绿色、有机、高品质农产品,成果斐然。紫色苜蓿草、火红藜麦枝、橙色胡萝卜、绿色有机菜、红色大辣椒、奶白双孢菇等农产品孕育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地,紫花苜蓿国内品质最优,“金昌羊肉”堪称塞上佳肴,“高寒牦牛肉”誉为牛肉之冠,“元生爱特”绵羊奶国内“独一份”,“戈壁骆驼奶”称为“沙漠黄金”,国内首创培育“金鳟鱼”全球推广,高品质的高原夏菜畅销“北上广”100多个城市。

       龙首山北缘青土井一带侏罗纪地层,发掘出一具带完整头骨的真蜥脚类恐龙骨架,距今1.63亿年,暂被命名为“金川龙”。青土井古生物化石揭开了神秘的面纱,也刷新了多项记录:原址保存最完整的真蜥脚类恐龙化石;头骨化石是西北地区首次发现;淡水蛇颈龙是我省首次发现;木化石是目前全省发现保存最长的木化石。当沉重的岁月被拂去厚厚尘土,金昌的前世今生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眼中。

       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,是大自然对金昌这一方热土的又一馈赠。截至目前,甘肃金昌市青土井地区共发现各类化石点19处,主要包括:恐龙化石点7处,木化石点5处,双壳及淡水蛇颈龙化石点2处,植物化石点2处,叶肢介化石点2处,虫迹化石点1处。

       沧海桑田,遥想亿万年前,金川青土井一带,河流纵横,树木茂盛,各种生物生存繁衍。而亿万年之后,大漠戈壁,只有龙首山回忆着曾经的沧海,和这儿生存过的恐龙、一花一树、一虫一草。

       位于甘肃金昌市的火星1号基地,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指导建设,利用与火星最为相似地形地貌特征的戈壁滩,打造了3大体验中心、4大主题内容以及30多项沉浸式体验项目。通过火星生存场景模拟、实体建筑仿制、科幻造景等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沉浸式航天体验设施和科普、研学体系,构建了多元新业态火星生活场景,成为中国首个火星主题沉浸式实景体验基地。火星1号基地是“太空C计划”(中国青少年航天科普计划)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成为甘肃省级科普教育基地、全国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。

       甘肃金昌市历史悠久、文化多元。距今4500年的仰韶文化留下史前文明烙印,三角城遗址是青铜时代“沙井文化的见证地”,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交融,丝路文化延续传播包容开放,汉明古长城、明代钟鼓楼、北魏圣容寺等历史文化深邃弥久,骊靬城遗址见证中西文化交流沟通,西路军在永昌建立的第一个河西走廊县级红色政权,传承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。

(三角城遗址)

(汉明古长城)

(永昌钟鼓楼)

(圣容寺)

       甘肃金昌市,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。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6项,其中,国家级1项(永昌卍字灯俗)、省级12项、市级49项;有不可移动文物287处,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。

       为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转型,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,金昌抢开新局的远见之举,交出了一份份富有成色的答卷。2023年前三季度,金昌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,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好的增速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.03亿元,同比增长12.1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.4%,连续6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,连续21个月位列甘肃省第一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.1%,连续3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;金昌市连续七个季度获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第一名。

        结合“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”行动,金昌持续开展“引大引强引头部”行动,强化精准招商,不断加大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频次,与光明乳业等129家优质企业对接洽谈,成功与中国华电集团、中国华能集团、正泰集团三家“500强”企业签约,与天能控股、龙佰集团、天合光能等头部企业加深合作。

        这个更加开放、更具活力、更有温度、更富情怀的新金昌,正在这片西部大地蓬勃发展;这个产业聚能、幸福美好、文明精致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金昌,正迎着时代浪潮,继往开来、昂首奋进,谱写更高质量、更高水平的新篇章。

金昌市城市形象标识设计火热征集中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fwUx8USmLcrHGpm5-tyqA

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